胃食道逆流症狀是胃中的胃酸及食物,反逆流回食道內。食道括約肌功能不佳、肥胖導致腹內壓力過高、胃及食道接合的角度改變…等因素,皆有可能造成胃食道逆流,而在成人,咖啡因、香煙中的尼古丁、高脂或辛辣食物,也會促進它的發生,所以知道如何治療以及一旦有了症狀後,你可以吃什麼就得小心控制。
正常吃東西時如同開車進入單行道,食物入口後便是只向前推進,進入消化道中逐漸消化吸收。進餐時食物是先在嘴巴內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後,再吞嚥經過食道而到逹胃中,食道為口腔到胃的通道,食道與胃聯接處有括約肌(賁門),作用如同自動門般,可防止食物進入胃後逆流回食道。
因發生的次數及逆流物是胃酸或食物不同,胃食道逆流症狀可能造成患者不同的不適情形,如:
逆流的胃酸、內容物長期間接觸並侵襲食道,除會造成食道黏膜的發炎潰瘍外,若逆流至口咽,呼吸時不慎吸入胃內容物至氣管及肺中,便有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此外氣喘的患者,也有可能因吸入物刺激呼吸道,而導致氣喘的發作。
未滿週歲的正常嬰兒都會有輕微的溢奶現象,這是因為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約肌閉鎖不全。人的食道與胃之間有個括約肌,嬰幼兒未完全成熟,「食道下括約肌」力道不夠,使得食物容易自胃逆流而上。這種現象大多數在5到6個月大時會逐漸減輕症狀,而到一歲或一歲半時完全消失。
不過有些時候,餵奶方式不適當,使得寶寶吞入大量的空氣,也常常是嬰幼兒溢奶的原因。如果溢奶情況較嚴重的,則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症狀」,一些腦性麻痺、先天性心臟病、或有腸道畸形的小病患尤其容易有此問題。其症狀常在出生幾天後開始出現,有溢奶、嘔吐、胸口灼熱感、貧血、營養不良、體重增加不理想等表現;輕重不一。有時會有吸入性肺炎、食道炎等併發症。
一般治療方式可分為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二類,醫師診療後會依患者病情輕重決定如何治療患者。
內科保守與藥物治療:
第一階段:著重在生活型態調整。對於胃食道逆流症狀輕微的嬰兒,在餵奶後不要太快躺下,先維持直立或半直立的姿勢、或將頭部抬高就會改善。趴睡或右側躺效果也不錯,但趴睡要小心「嬰兒猝死症」的問題。胃的排空時間與姿勢有關,趴睡是最快的,其次依次是右側躺、平躺、左側躺。排空時間越快,胃內飽脹的壓力越快解除,吐奶或溢奶的問題就會減輕。只是統計上趴睡發生猝死的機率較高,所以右側躺是較好的選擇。
另外,寶寶剛喝完奶時,盡量避免一些搖晃、激烈哭鬧、或其他會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像換尿片時動作要輕柔不要壓迫到肚子。
此階段如何治療另可考慮使用一般制酸劑如胃乳片或食用一些如蘇打餅乾之類的食物以減少胃酸,緩和症狀。至於少量多餐,牛奶中添加榖類製品或使用低溢奶配方奶粉也有幫忙。
第二階段:以增加食道蠕動、提升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和抑制胃酸的藥物加以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制酸劑、Histamine受體拮抗劑(H2-blocker,包括raniditine,famotidine及nizatidine)、及質子幫浦抑制劑(PPI,Proton Pump Inhibitor,包括omeprazole及lansoprazole等)。
第三階段:當藥物治療失敗或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法治療改善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目前大約有15─20%對內科療法不佳的病患可以考慮外科療法。
外科手術治療:
常見的適應症包括反覆性消化道出血、需長期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不理想、反覆性吸入性肺炎或生長遲滯等,目前已有腹腔鏡的手術治療方式。外科治療手術主要多在於加強賁門的壓力,或改變胃與食道的角度,增進括約肌功能減少逆流的發生。比如目前最常用之胃底折疊術,即是將腹部切開不到1公分的小開口,再伸入腹腔鏡進行手術,將部份的胃捲繞包圍住食道下端,以增加食道下端的阻力,便可減少胃內容物逆流的發生。這種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比較,傷口小、恢復極快,而成功率一樣,因此已經是外科治療的首選。
內科保守治療雖然短期成效好,但是一旦停藥,症狀復發率也高。而外科手術長期成功率高(正常小孩約90%,腦性麻痺小孩約70-80%),利用微創手術傷害相當小,因此外科手術在西方國家,已是越來越普及。
長庚兒童外科,在腹腔鏡胃底折疊術 ( laparoscopic Nissen's fundoplication ) 有目前台灣最大的手術量,目前手術成功率在90%左右。大部分兒童在手術後,嘔吐改善、體重明顯增加、消化道出血消失,平均手術時間約90分鐘。因此腹腔鏡胃底折疊術是治療逆流最後一道,也是最有力的防線。
胃食道逆流若沒適當治療會引發食道狹窄而致吞嚥困難,嚴重會引起逆流性食道發炎、潰瘍或食道癌,必須找專業醫師治療。但如果只有輕微症狀,只要調整生活與飲食,參考以下你可以吃什麼飲食以及平常要注意的地方跟禁忌,只要切實做到,大部分都能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