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98年10月的全聯福利中心是台灣大型零售業者之一,前身為以供銷軍公教福利品為主的「中華民國消費合作社全國聯合社」。為因應當時已經完成其階段性任務而遂成立公司,並概括承受全聯社六十八家賣場,目前也是台灣分佈最多、廣散的超市之一,並在台灣西部擁有大量門市店舖,並擁有700多家供應商提供貨源。
2011年7月已有分店600家以上,截至2014年12月16日止總分店數有720家(持續成長中),生鮮店數600家,預計2014年底將全數分店轉為生鮮店,另有imart實驗店1家、二代店9家。2009年營收新台幣500億元,2012年營收620億新台幣,超越家樂福的新台幣590億元,躍升為全台灣營業額最大,同時也是分店最多的量販店。
基隆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澎湖 | 金門 |
過去靠著便宜的訴求,站穩全台最大民生用品通路商的地位,因應家庭結構及商務環境變化,重塑品牌形象,從實在真便宜轉型到買進美好生活,抓住年輕的客戶群。很多人對於它的印象來自於「全聯先生」邱彥翔的廣告,以自我挖苦的方式,細數全聯福利中心門市的劣勢,如沒有豪華招牌、美麗的員工制服、甚至也沒停車場與刷卡服務等。透過這些缺點傳達給顧客,把這些軟硬體服務的錢都省下來,只是為了提供消費者更便宜的商品售價。
1998年,原本供銷軍公教福利品為主的全聯社,改為民營,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決定接手虧損的全聯社時,也接收了1千名舊員工。苦撐5年後達到250店,開始轉虧為盈。後來更超越競爭對手,成為全台最大超市。目前的門市數已超過700家。「我們大概是全台唯一門市位於海拔負兩公尺的超市。」實業行銷部協理劉鴻徵笑著說,把成本能省的都省下來了,尤其是最貴的店租。把門市設在地下室,透過省租金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形塑便宜的品牌形象。
然而只是透過壓低價格,消費者很容易就隨價格移動,並不會認同企業的服務。此外,隨著小家庭增加、人口老化的影響,大型量販店動輒購買一定數量才有優惠,以及距離較遠等因素,不利於銀髮族群與小家庭,因而有逐漸式微的傾向。反倒是規模介於量販、超商間的社區性超市,將成為一般家庭的主要購物場所,這讓全聯重新思考經營策略,不但逐步拓展生鮮熟食,並積極擴點。這兩年最大的改變是品牌形象,從「實在真便宜」轉型到「買進美好生活」。
由於近來食品問題不斷,為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一方面委由IBM協助建置食安溯源雲端平台以及生產履歷,讓顧客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另一方面也鼓勵消費者在家做飯,每兩周推出「幸福料理」10道簡易菜單,在生鮮區裡備妥菜單所需食材,並研發多款「配菜便利包」,民眾買回家後,只需將袋中材料直接烹飪即可,增加消費者購買生鮮的動機。值得一提的是,二代店設置農產銷售的公益平台,讓有機小農業者可以自行將農產品放到就近的全聯福利中心門市上架並自行定價,全聯僅收少數的管銷費用,減少盤商低價收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