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腫是某一部分不正常的增生,長大到某一程度向皮膚外突出,因此會出現患處突出的現象。由於結節內細胞或其他成份過度增生,或發生鈣化、結節內出血等,因此觸摸起來常較正常甲狀腺組織為硬。甲狀腺結節不一定只有1顆,也可能出現很多顆,即所謂多發性結節。
人口盛行率約4%。在過去,碘缺乏的地區最容易發生甲狀腺結節腫,所以早期遇有患者,醫師會用碘來治療。不過現今台灣的食鹽中都添加碘,所以這一類患者可說已經消失,醫師也不再用碘來治療。
但是研究發現甲狀腺結節腫的發生仍有地域性。環境中有些物質會使甲狀腺結節發生的機率變大,像是水質不好、水中含有腐植酸的地方,例如苗栗、宜蘭及烏腳病流行的地區,居民罹患的比率較高;飲食中含碘高的食物吃很多的地方也是,例如:北海道盛產海帶,居民幾乎每餐都吃,所以罹患的機率也高;樹薯中含有一種硫氰化物(SCN)的成份,如果長期大量食用,也較易造成;另外,香菸或某些化學物質中也含有SCN成份,所以老菸槍也比較容易罹患。
甲狀腺結節腫通常是沒有特別的症狀,尤其是小的結節,頸部不會有壓迫的感覺,所以大部份人不會發覺自己的甲狀腺出了問題,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為其它病況檢查時才被發現。但仍有很多的病患自己察覺,或身旁的家人或朋友發現。部份患者會有壓迫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吞嚥時的異物感及易嗆到。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患者除出現結節外,還會出現疼痛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而在部份的出血性囊腫,結節長得很快且有疼痛。患者除了少數發生機能亢進的現象之外,絕大多數的機能都是正常的。如果結節長大得很快或很硬,或是壓迫氣管而有呼吸困難的現象時,或合併摸到淋巴結,或聲音嘶啞等,需要懷疑為惡性變化。不論如何,只要發現了甲狀腺結節,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檢查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甲狀腺中產生結節並不少見。然而當很小時多半無症狀,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為其它病況而發現。但當結節變大時,可能會發生局部的壓迫感,包括呼吸不適或吞嚥困難。也可能有可能有疼痛感(例如出血性結節)。但如果有以下的情況,可能要小心是否為惡性甲狀腺結節:
如果先前有頭靜部放射線治療病史,或是結節的發生年齡小於十四歲或大於六十五歲,也要小心是否為惡性病變。
當甲狀腺中有多發性的結節時,有時很難去判斷那一個結節會是惡性的,幸運的是多發性結節較少發生惡性變化。如因甲狀腺腫大壓迫到氣管或者持續長大,則還是建議外科摘除。如果臨床上高度懷疑甲狀腺癌,但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為良性,則應該還是要考慮外科手術,畢竟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診斷結節的良惡性仍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性。
有人認為十字花科的蔬菜,因為含有硫氰化物成份,所以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不能吃。其實,雖然動物實驗結果認為兩者是有關連的,但根據研究報告,攝取量必須非常大,若是蔬菜可能要吃上一牛車才會有影響,所以患者平時不用特別限制這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