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顧名思義即是在沒預警情況下尿液會不由自主、無法被控制地由尿道滲漏出來,原因不論是咳嗽時漏幾滴尿、或持續性漏尿;此症狀常見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7%-55%老年女性及11%-34%老年男性會受到尿失禁的困擾。臨床治療的方法包括:物理復建、體外輔助治療、藥物治療或手術等。
所謂尿失禁就是無法用意志去控制排尿的動作的意思。所謂控制排尿就是說當你想要解尿的時候就可以解出尿出來,而想要忍耐一會兒時可以忍耐的意思,當然不是無限制,因為人的膀胱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制,大約是 600 cc。控制排尿,對於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一個有漏尿毛病的人來說則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漏尿並不是很少見的病狀,大家都知道患過中風的人有不少人有尿失禁症狀,除了中風的人以外還有不少人有症狀,只是大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個兒想辦法解決而沒有講出來而已。尤其不分男女當年紀大的時候,有很多人會有症狀,另外在一般婦女則不管年紀的大小會因生產小孩的關係也會留下。
大家都覺得排尿並不是什麼大事 ,其實排尿是需要一連串蠻複雜的程序的動作。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尿是一滴一滴從腎臟製造出來的﹐製造出來的尿不是馬上就排出到體外﹐一定要有一個地方儲存到要排尿的時候才把它排出體外,不然二十四小時一直都有尿一滴滴出來的話不是很麻煩嗎。這一個儲存尿的地方叫做「膀胱」﹐它位在我們的骨盆裏。骨盆像一個盆子一樣,是在我們胴體的下面部份,當我們把兩手垂下時在腰部下面兩側摸到的骨頭叫做腸骨,我們所摸到的是腸骨的上緣也就是骨盆的上緣,而兩腿中間的部位就是骨盆的底部。骨盆裏頭除了膀胱以外還有大腸、小腸、輸尿管、攝護腺,女性的話還有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等器官。另外還有支撐這些器官的肌肉和支配這些器官的神經,而這些器官對於排尿多多少少都會有影響。
膀胱是由肌肉所構成的一個肌肉的袋子,儲存在膀胱的尿需要經過尿道才能排泄到體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個閘門是由一種特殊的肌肉叫做括約肌在控制閘門的開閉,而當要小便的時候膀胱本身和括約肌的肌肉就要共同配合來動作才能把小便解出來,這個動作就需要有神經來做發號施令。是怎麼一回事呢,當膀胱的尿夠多時在膀胱的神經就會發個信號通知大腦說應該排出膀胱裏的尿的時候啦,大腦得到信號後就經由神經發信號給膀胱說要排尿了,當膀胱和括約肌的肌肉接到通知後就會來一個配合的動作,膀胱的肌肉收縮,閘門的肌肉鬆懈,這樣尿就被擠壓流出來了。除了這兩種肌肉外還有第三種肌肉,就是剛才我們談到的骨盆底部的肌肉,這個肌肉在支撐骨盆內的器官如膀胱、大腸、子宮等而在排尿時也多少有些作用。
婦女尿失禁的定義為無法用意識來控制的漏尿情形,且造成患者在衛生上或家庭社會上困擾。全世界大多調查顯示,世界各地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有,但有不少人會羞於啟齒,不會主動尋求治療,真正會因此尋求醫師治療者小於10%。很多人可能不太在意以為是小問題,對身體的危害也不是很大,不像心血管疾病,可以危及人的生命,但是事實上這是錯誤的理解,有此症狀的病人,在生理方面可能會引起濕疹、褥瘡、皮膚及尿路方面感染,而同時它對人的生活質量,生活工作心理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臨床上常見到的老年人尿失禁嚴重到了不太敢出門,出門怕找不到廁所,甚至於平時出去散步不能超過半小時,不上廁所就會有遺尿,很多人都經常帶著衛生棉或護墊。因此而不安、焦慮、喪失自信心,與朋友和家屬的社交生活及性生活也可能會受到限制及終止。一看似不起眼的隱疾但常會造成個人生活上的不便,輕則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重則因個人無法自主及無預警的漏尿而使生命尊嚴遭受打擊及身心受創。近年來尿失禁在治療上已有極大進展,病患實應儘早接受醫師詳細問診,配合理學檢查以判別病因,並針對病因治療,則病人是可以重拾自信心與擁有高品質的生活。